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杨明星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 任职于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被引量:37H指数:2SCI-EXPANDED: 1 北大核心: 1 CSCD: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结果分析中...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视图:
排序方式:
珠江流域水化学组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岩石风化碳汇估算的意义被引量:20收藏 分享
作者:孙海龙 刘再华 杨睿 陈波 杨明星
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来源:《地球与环境》  2017
关键词:珠江流域  水化学时空变化  碳酸盐风化碳汇  化学稳定性行为  生物碳泵效应  
摘要:基于水-岩-气-生相互作用的碳酸盐风化碳汇模型表明,陆地碳酸盐风化碳汇是大气CO_2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碳酸盐风化碳汇的过程、机制和控制因素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采用野外监测、现场滴定和样品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
其他来源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同方期刊数据库
基于生物标志物法的珠江流域有机碳溯源及DIC施肥效应研究被引量:13收藏 分享
作者:杨明星 刘再华 孙海龙 杨睿 陈波
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地球与环境》  2017
关键词:类脂生物标志物  内源有机碳  碳酸岩风化  DIC施肥效应  珠江流域  
摘要:内源有机碳由地表水体水生光合固定DIC产生,是岩石风化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准确区分河陆地流水体中的内源有机碳及计算其所占比例,本文选取珠江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不同季节的野外采样调查,利用类脂生物标志物法,结合传统水化学...
其他来源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同方期刊数据库
基于碳足迹分析的高校校园碳排放研究被引量:2收藏 分享
作者:张敏 杨明星 杨梧 闫俊
机构: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来源:《绿色科技》  2023
关键词:高等院校  碳足迹  节能减排  
摘要:高等院校因人口密度大,师生日常生活、教学及科研等活动耗能高,已成为城市内部高碳排放的代表性场所。以贵州理工学院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高校碳排放的3种代表性类型,分别是人员代谢、能源消耗以及日常生活消耗,每年对应排放碳量为...
其他来源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同方期刊数据库
贵州深切峡谷区典型岩溶地下河水文水化学特征——以贵州三塘地下河为例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陈旺光 曾成 龚效宇 邰治钦 邓俊祖
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2
关键词:峡谷型岩溶  地下河系统  水文水化学动态  稀释效应  CO_(2)效应  开放性效应  
摘要:黔中水利枢纽水源工程—平寨水库位于贵州高原三岔河深切峡谷型岩溶区,是保障黔中地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文章采用水文水化学自动监测技术,对前期水文地质基础研究较为薄弱的平寨水库区间流域内的重要支流—三塘地下河系统的...
其他来源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同方期刊数据库
基于Visual MODFLOW地下水数值模拟的水源地保护研究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曹振东 谭廷静 杨明星 宋小庆 蒲秀超
机构: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1地质大队;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  2023
关键词:地下水  水源地保护  数值模拟  Visual MODFLOW  
摘要:明确地下水运移条件是城市地下水水源地保护的基础。为确保沈阳市某地下水源地的可持续开发,依据沈阳市某地下水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构建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数值模型,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模型进行求...
余庆县不同土地利用下碳汇量计算及生态系统保护对策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张连江 张敏 杨明星 杨梧 闫俊
机构:贵州省余庆县构皮滩镇自然资源管理所;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来源:《绿色科技》  2022
关键词:碳汇计算  土地利用  生态保护对策  飞龙湖  
摘要:社会发展建设工程对土地的扰动频繁,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使得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耕地面积下降,湿地面积不断锐减。上述因素造成了余庆县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明显。基于余庆县陆地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情况的遥感统计数据,根据已有研究报道...
其他来源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同方期刊数据库
Study of 3-D velocity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 Dadu river Houziyan reservoir area at different impoundment stages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Yang, Zhenggang Cao, Junxing Wu, Yuchuan Qin, Juan Huang, Huibao
机构:Chengdu Univ Technol;Power China Guiyang Survey Design & Res Inst Co Lt;Chongqing Earthquake Agcy;Guodian Dadu River Basin Hydropower Dev Co Ltd;Guizhou Inst Technol
来源: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4
关键词:reservoir impoundment   reservoir earthquake   seismic tomography   velocity structure   houziyan reservoir area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贵州理工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